当前位置:奖文

善于等待的人,一切都会及时来到

时间:2023-06-11 13:12 | 栏目:奖文 | 点击:

她16岁开始尝试戏剧写作,26岁第一个剧本发表,36岁第一部戏曲被搬上舞台。近10年来,她创作的“谍战三部曲”《一触即发》《伪装者》《天衣无缝》先后被搬上电视荧幕,成了热播剧。她就是曾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编剧、成都市川剧院国家一级编剧、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张勇。

  

  张勇小时候在外婆身边长大,外婆嗜好朗讀唐诗宋词元曲,也喜欢带她看楚剧川剧。读小学时,张勇陪外婆去看越剧《凤凰台》的一场《追舟》。那不是她第一次看越剧,也不是第一次看《追舟》,她以前跟着外婆看,只觉得咿咿呀呀的,热闹又休闲。但这次不同,她被《追舟》里的李白与好友孟浩然追舟江上的动态迷住了,也为戏曲中以垫步、蹉步、跪步来体现江水波澜涌动的场景所吸引。那时,张勇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,她要学越剧,就天天跟着广播咿咿呀呀地唱。

  

  16岁职高毕业后,张勇到电子管厂工作。有一天,她和工友们一起去看爱情戏曲电影《碧玉簪》,这次观影重新燃起她儿时对戏剧的初心。戏散场了,对张勇来说却没有散,她萌生了研究越剧的想法,便跑到书店买了一本《越剧戏考》,边看边做笔记。

  

  张勇给自己订立了长远的人生目标——16岁写戏,26岁要有东西能出版,36岁作品能登上舞台,46岁能得奖。然而创作之路何其艰难,张勇不断地经历着向杂志投稿、退稿、再投稿、再退稿的过程。她就像《谁动了我的奶酪》里的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一样,不断遇到困难,不断自我修复,一往无前,乐此不疲。

  

  工友们常常问她:“你为创作努力了这么长时间,总是不能达到目标,不觉得在浪费时间吗?”

  

  张勇乐观地说:“我曾在书中看到古人制作椅子的过程,从用料、打磨、雕刻再到线条的考究,所耗费的时间,从等待木质自然蒸发水分直至完全稳定,到一把精致的椅子的成型,有时需要用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。所以,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语言,它们以自身的生长历程告诉我们,世间所有美好的获得,都需要时间的酝酿。”

  

 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26岁这年,张勇发表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折子戏剧本《珠崖有义》。“越剧王子”赵志刚鼓励她:“剧本不是学出来的,它一定是千锤百炼写出来的,你一定要坚持下去,相信你所做的总有意义。”

  

  此后十年,张勇不负众望,将越剧《藜斋残梦》搬上了舞台,获得中国第九届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、中国越剧艺术节剧目银奖。由于艺术创作成绩优异,张勇从工厂破格调入成都市川剧院任专业编剧。40岁这年,张勇有机缘参与歌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,改写这部儿时“启蒙之作”。

  

  那时在戏文里写了多年才子佳人、帝王将相的张勇,感觉自己找到了重新弹起的力量。于是她选择了谍战题材,开笔写下《一触即发》。3年后,小说被搬上荧屏,张勇又创作了《谍战上海滩》;又是一个3年,《谍战上海滩》被改编为《伪装者》,成了2015年最受热捧的电视剧之一。

  

  《伪装者》的播出令张勇名震四方,各种荣誉接踵而至,一夜之间,她从成都市的川剧院小小的编剧跻身全国编剧界的翘楚。这几年,音乐剧版、舞台剧版、越剧版的《伪装者》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,人们不禁问她:“张编剧什么时候再出下一部剧,创造另外一个高峰呢?”

  

  张勇自信地说:“慢慢来,创作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喜好,我的人生目标是一直创作下去,不是一定要追求多少个高峰。”

  

  关于前进,必然是一步一个脚印。当你脚步受阻时,千万不要沮丧,当下也许是黑夜,但说不定抬头就会有星光。缓急不在一时,善于等待的人,一切都会及时来到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

相关文章